『日本史の論点』(笔记NO.1)

(复述笔记:一定程度的复述,一定程度的摘录,一定程度的口胡,详情不以本文为准,有兴趣请阅读原文。)

中公新書2500

第一章 古代編

仓本一宏

  • 「郡評論争」
  • 大化改新否定説

对于不了解日本史的人也多半听说过日本的大化改新,一般人的印象是,古代日本政权在大化改新后建立了类似古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律令制,迎来了新的时代。

当然这只是我对一般人认知的一种揣测,史实并非这句话可以概括。

在本章之中,可以了解到1960年代日本史学界产生的所谓郡评论争以及伴随的大化改新存在与否的讨论。日本书纪中大化改新的内容之一是在全国设国,郡,里,然而史书的记载中,有一些并非记载成『郡』而称评,『郡』和『评』都训读为こおり,但存在出入就意味着,日本书纪这一官方编纂的史书可能将大化改新的具体颁布内容修改过,当时写作评而非郡。

这一争论在藤原宫出土的文物中结束。文物证明了在某一时间点,所有的评都被更改为了郡。也即是说日本书纪修改了大化改新的真正内容。

有一就有二,既然这样关键的内容都被修改,那么大化改新当时颁布的内容究竟为何,大化改新真的有后世赋予他的改革意义,甚至于大化改新是否存在都成为问题。

随后的史学检讨中也发现,关于后世记载的大化改新的内容,是否孝德朝真的颁布实施过?这一点并没有足够的史料支撑。而大化这个年号是否存在过也是个问题。

作为外国人很难了解,作为日本的普通人也未必关注过的是,在1960 70年代,对于大化改新的否定在史学界也算得上一股潮流,特别是在关西成为风潮。大化改新的字眼被避而不谈,取而代之的是「乙巳之变」。

不过,即便如此,当时所发生的改革是真实的,一些举措,如天下立评,人口田地普查等等是确实存在的。只是后世一般认为在大化改新中似乎是一蹴而就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是没有影的事情。包括班田授授法没收豪族土地充公等,以常识考虑也是不可能靠一纸改新诏书立刻达成的事情,也的确是在后世经历多年逐渐达成的。

史学共识的革新的确和一般人的认知有着很长的反应时间差或者说代沟,而历史常识的颠覆也常常不是非黑即白的彻底。在以前看国内的日本史纲要时也疑惑,为何大化改新可以说中央集权便集权,一纸诏书若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夺取全国豪族的土地,那全世界的古代君主们早该乐死。而郡評論争和对大化改新的再认识,也只是很符合直觉与常识的一个纠正。给人读后一种なるほど的感觉。

言葉:

クーデター 

乙巳の変

郡評論争

3 Comments

  1. 以書評來說,部分用語過於輕浮灑脫。多用 作者認為,筆者認為,XXX學者認為。 然後羨慕看的懂日文QAQ。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